当前位置: 世普梯 > 考试报名 > > 正文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试题:消化系统疾病:口腔执业医师重点知识试题

2025-03-24 0条评论

接下来,世普梯将给大家介绍执业医师考试试题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你解决一些烦恼。

口腔执业医师重点知识试题

口腔执业医师重点知识试题

1.语言检查对下列哪些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A.腭裂

B.舌根部肿块

C.蔓状血管瘤

D.颈动脉体瘤

E.对疾病均有意义

正确答案:E

2.为使固定桥充分发挥咀嚼功能,首先需要的是

A.良好的固位、稳定

B.缺隙区牙槽嵴丰满

C.基牙稳固、支持力强

D.恢复缺失牙的解剖形态

E.设计合理

正确答案:A

3.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理表现是

A.脱髓鞘改变

B.退行性变

C.轴突消失

D.轴突节段性断裂

E.神经细胞坏死

正确答案:A考试大论坛

4.引起颞下间隙感染的来源包括

A.相邻间隙感染

B.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时带入

C.上颌磨牙根尖周感染

D.上颌磨牙拔牙后感染

E.均是感染来源

正确答案:E

5.常用于腐化坏死性感染病原菌引起的口底蜂窝织炎脓腔冲洗的局部用药是

A.复方硼砂液

B.3%过氧化氢液

C.10%过氧化氢液

D.0.1%氯己定液

E.0.5%氯己定液

正确答案:B

6.上颌第一磨牙拔除用力方向是

A.主要用摇力,向腭侧力量要大

B.主要用旋转力,向近中力量要大

C.主要用摇力,向颊侧力量要大

D.主要用旋转力,向远中力量要大

E.均不对

正确答案:C

7.以下关于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中,哪种复发率最低

A.药物治疗

B.封闭治疗

C.酒精注射疗法

D.三叉神经撕脱术

E.半月神经节射频控温热凝术

正确答案:E

8.发生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临界放射剂量指标为

A.30Gy

B.40Gy

C.50Gy

D.60Gy

E.70~80Gy

正确答案:D

9.根据面神经下颌缘支的行径,颌下区的手术切口应

A.高于下颁骨下缘0.5cm左右

B.平齐下颌骨下缘0.5cm左右

C.低于下颌骨下缘0.5~1cm

D.低于下颌骨下缘1.5~2cm

E.低于下颌骨下缘2cm以下

正确答案:D

10.在面部轴型皮瓣的长宽比例为

A.2:1

B.3:1

C.4:1

D.5:1

E.在血管长轴内不受长宽比例的限制

正确答案:E

11.腮腺混合瘤切除术应采取

A.沿包膜摘除肿瘤,保留面神经

B.包膜外正常组织处切除肿瘤,不保留面神经

C.浅叶肿瘤应切除肿瘤及浅叶;深叶肿瘤应切除肿瘤及全腮腺,均保留面神经

D.深叶肿瘤应保留面神经,并作肿瘤组织的切除

E.浅叶肿瘤除切除肿瘤及浅叶外,不保留面神经

正确答案:C

12.前牙3/4冠切面沟唇侧壁与舌侧壁高度的比例应为

A.3:1

B.2:1

C.1:1

D.1:2

E.1:3

正确答案:B

13.属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全麻方法是

A.吸入麻醉

B.静脉麻醉

C.基础麻醉

D.复合麻醉

E.方法均可应用

正确答案:E

14.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方法是

A.抽出囊液

B.抽出囊液注入2%碘酊

C.摘除囊肿

D.摘除囊肿及舌下腺

E.行袋形缝合术

正确答案:D

15.多个牙拔除正确的.拔牙顺序是

A.先拔上牙后拔下牙,先拔前牙后拔后牙,先难后易

B.先拔上牙后拔下牙,先拔后牙后拔前牙,先难后易

C.先拔下牙后拔上牙,先拔后牙后拔前牙,先难后易

D.先拔下牙后拔上牙,先拔前牙后拔后牙,先难后易

E.先拔上牙后拔下牙,先拔后牙后拔前牙,先易后难

正确答案:B

16.颌骨中心性鳞癌X线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低密度溶骨状破坏

B.边缘凹凸不平呈虫蚀状

C.侵犯密质骨可引起病理性骨折

D.无新骨形成

E.可见死骨

正确答案:E

17.冠周炎最好发的牙齿是

A.下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一磨牙

C.上颌第三磨牙

D.下颌第三磨牙

E.下颁第二磨牙来源:考试大

正确答案:D

18.气管切开的部位多在

A.第一气管软骨环

B.第1~3气管软骨环

C.第2~4气管软骨环

D.第3~5气管软骨环

E.低于第5气管软骨环

正确答案:D

19.吸入性窒息急救方法哪项是正确的

A.及早清除口、鼻腔及咽喉部异物

B.将后坠的舌牵出

C.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D.吊起下坠的上颌骨块

E.插入通气导管使呼吸通畅

正确答案:C

20.婴儿唇裂术后饮食方法为

A.小汤匙喂饲流汁

B.吮吸母乳

C.普通奶瓶喂流汁

D.半流食

E.术后24小进禁食

正确答案:A

21.下列哪个部位的肿块术前不能做活检

A.唇部

B.腭部

C.面部

D.腮腺区

E.舌部

正确答案:D

22.双侧唇裂整复术最合适的年龄为

A.2~3个月

B.3~6个月

C.6~12个月

D.1岁

E.2岁

正确答案:C

23.上颌神经阻滞麻醉后何处不能获得完全的麻醉效果

A.同侧整个上颌骨

B.同侧鼻部

C.同侧接近中线部分

D.同侧下睑、上唇

E.同侧软、硬腭

正确答案:C

24.腭裂术后患者在以下何种情况行腭裂语音治疗无效

A.腭咽闭合功能正常

B.听力障碍改善

C.舌系带正常

D.弱智

E.年龄4~5岁,能合作

正确答案:D

25.下颌阻生牙切开后颊侧翻瓣不宜超过外斜线,原因是

A.避免引起术后出血

B.避免引起术后肿胀

C.避免引起术后疼痛

D.避免引起术后感染

E.避免引起术后愈合延迟

正确答案:B

26.下列间隙感染中可引起颅内感染的是

A.咬肌间隙感染

B.翼下颌间隙感染

C.舌下间隙感染

D.下颌下间隙感染

E.颊间隙感染

正确答案:B

27.合翼片主要显示上下牙的

A.牙冠部

B.牙颈部

C.牙根部

D.牙周膜

E.牙槽骨

正确答案:A

28.局部麻醉的药中加入血管收缩剂的意义不包括

A.延缓麻药吸收

B.降低毒性反应

C.加强麻醉效能强度

D.延长麻醉时间

E.减少注射部位的出血

正确答案:C

29.气管切开术切开的气管环为

A.1、2气管环

B.1、2、3气管环

C.2、3、4气管环

D.3、4气管环

E.3、4、5气管环

正确答案:D

30.拔除下列哪颗牙时需特别注意牙根与上颌窦的关系

A.上颌第一前磨牙

B.上颌第二前磨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第二磨牙

E.上颌第三磨牙

正确答案:C

31.嵌入性颌骨骨折X线片上可见

A.骨折线

B.异常致密线

C.骨小梁扭曲紊乱

D.游离碎骨片

E.骨缝分离

正确答案:B

32.当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向磨牙后区扩散,如不及时处理可形成

A.下颌第一磨牙颊侧黏膜转折处瘘

B.穿破皮肤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面颊瘘

C.咬肌间隙感染

D.翼下颌间隙感染

E.颊间隙感染

正确答案:B

33.心脏有二度传导阻滞的病人拔牙时不宜使用

A.1%普鲁卡因

B.2%利多卡因

C.0.5%布比卡因

D.卡波卡因

E.丙胺卡因

正确答案:B

34.下列哪项不是正常上唇的特点

A.上唇的中下2/3微向前翘

B.红唇中央呈珠状微向前下突起

C.上下唇宽度、厚度比例协调

D.唇红缘明显

E.鼻孔等大、鼻小柱居中

正确答案:A

35.影响下颌骨骨折后骨折段移位的主要因素是

A.咀嚼肌的牵拉作用

B.骨折部位

C.骨折线走行方向来源:

D.骨折段是否有牙

E.暴力作用

正确答案:A

36.颌骨结核X线片特点是

A.颌骨内有密度增高区,轻度骨质增生

B.颌骨内有轻度密度减低区,骨质破坏和增生并存

C.颌骨内有密度减低区,骨质破坏多,增生少

D.颌骨内有密度减低区,以骨质破坏为主,轻度骨质增生

E.颌骨内有密度减低区,以骨质破坏为主,无骨质增生

正确答案:E

37.对放射线不敏感的肿瘤

A.唇癌

B.舌癌

C.牙龈鳞癌

D.腺癌

E.上颌窦癌

正确答案:D

38.活体组织检查操作中注意事项哪项是错误的

A.勿使用染料类消毒剂消毒

B.勿用电刀取材

C.勿钳夹挤压组织块

D.取下的组织标本包括冰冻活检标本应立即放入固定液中

E.组织块应包括周围部分正常组织

正确答案:D

39.下列哪个腺体好发涎石病

A.舌下腺

B.颌下腺

C.腮腺

D.小涎腺

E.唇腺

正确答案:B

40.腮腺切除术解剖面神经时,当从末梢支分离向主干追踪时,最常用的解剖标志是

A.腮腺副腺体

B.颌外动脉

C.嚼肌前缘

D.颞浅动脉

E.腮腺导管

正确答案:E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试题:消化系统疾病

导语: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与肝、胆胰等器官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约占内科门诊病人40至50%。病变既可局限于消化系统,也可累及全身或其它系统。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考试练习题吧。

一、A1型题

1.小儿生理性胃食管返流症状消失于

A 3~4个月

B 5~6个月

C 7~8个月

D 8~10个月

E 10~12个月

2.牛乳在婴儿胃中的排空时间是

A 1~2小时

B 2~3小时

C 3~4小时

D 4~5小时

E 5~6小时

3.纯母乳喂养儿肠道菌群占绝对优势的是

A 大肠杆菌

B 双歧杆菌

C 肠球菌

D 嗜酸杆菌

E 空肠弯曲菌

4.婴幼儿秋季腹泻,最常见的肠道感染因素是

A 细菌

B 病毒

C 真菌

D 寄生虫

E 都不是

5.轮状病毒最易侵犯

A 胃

B 近端小肠

C 回肠

D 结肠

E 直肠

6.婴儿腹泻轻型与重型的主要区别是

A 发热,呕吐

B 大便每日超过10次

C 大便含粘液

D 有水、电解质紊乱

E 大便镜检有大量脂肪滴

7.下列腹泻的治疗,哪项不正确

A 调整饮食

B 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

C 尽早使用止泻剂

D 控制肠道内外感染

E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8.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张力是

A 1/5张

B 1/4张

C 1/3张

D 1/2张

E 2/3张

9.在补液纠正脱水与酸中毒时突然发生惊厥,应首先考虑

A 低血糖

B 低血钾

C 低血钠

D 低血钙

E 低血镁

10.下列不产生肠毒素的`细菌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空肠弯曲菌

C 霍乱弧菌

D 黏附-集聚性大肠杆菌

E 产毒性大肠杆菌

二、A2型题

11.小儿胃的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

A 婴儿胃呈水平位

B 胃粘膜血管丰富

C 胃盐酸和酶的分泌较成人少

D 胃平滑肌发达,易呕吐

E 早产儿易发生胃潴留

12.患儿,6个月,发热,呕吐,腹泻2天,大便稀水样,8~9次/天,体检:体温38℃,轻度脱水外观,咽充血,心肺未见异常,肠鸣音亢进,大便检查脂肪球++,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生理性腹泻

B 上呼吸道感染

C 病毒型肠炎

D 空肠弯曲菌性肠炎

E 侵袭性大肠杆菌性肠炎

13.患儿,男,8个月,患支气管肺炎,予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正常,2天来,体温又升高,排暗绿色水样便,3~4次/日,镜检大量白细胞、脓球,革兰氏色染色见阳性球菌,本例最可能诊断为

A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

B 病毒性肠炎

C 霉菌性肠炎

D 细菌性痢疾

E 空肠弯曲菌肠炎

14.患儿,7个月,腹泻1周,尿少,口渴不明显,体重减轻8%,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四肢末梢显凉,心音尚强,诊断可能为

A 轻度低渗性脱水

B 中度低渗性脱水

C 中度等渗性脱水、

D 重度低渗性脱水

E 重度等渗性脱水

15.患儿,1个月,生后每日排黄绿色稀便,3~4次/日,无粘液,体态虚胖,头顶有湿疹样皮损,身长,体重正常。最可能诊断是

A 生理性腹泻

B 病毒性肠炎

C 致病性大肠杆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

E 空肠弯曲菌性肠炎

16.患儿,女,2个月,混合喂养,腹泻1个月,大便5~6次/天,无脓血,食欲好,面有湿疹,体重5公斤。最有可能诊断是

A 生理性腹泻

B 饮食性腹泻

C 感染性腹泻

D 迁延性腹泻

E 慢性腹泻

17.患儿,体重6公斤,中度脱水,第一天补液量应为

A 700~720ml

B 720~900ml

C 800~1000ml

D 1100~1200ml

E 1000~1100ml

18.患儿,2个月,腹泻5天,每日10余次,蛋花样,呕吐,尿少,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呼吸深大,前囟明显凹陷,大便镜检有2~3个白细胞。应考虑腹泻伴有

A 酸中毒

B 低钾血症

C 休克

D 低钠血症

E 食物中毒

19.患儿,男,5个月,腹泻4天,稀水样便,4~6次/天,量中等,尿量稍少,前囟及眼窝稍凹陷。下列处理哪项不妥

A 加强护理

B 喂母乳,暂停辅食

C 予鞣酸蛋白

D 口服补液盐

E 补充维生素

20.患儿,1岁,腹泻、呕吐2天,中度脱水外观,腹软胀气,血钠128mmol/L,血钾3.5mmol/L,氯化物98mmol/L,CO2CP14mmol/L,第一天补液应为

A 100ml/(kg.d)1:1液,不补钾

B 120ml/(kg.d)1:1液,不补钾

C 150ml/(kg.d)4:3: 2 液,见尿补钾

D 150ml/(kg.d)2:3: 1液,见尿补钾

E 400ml/(kg.d)4:3: 2 液,见尿补钾

[参考答案]

1.D 2.C 3.B 4.B 5.B 6.D 7.C 8.E 9.D 10.D

11.D 12.C 13.A 14.B 15.A 16.A 17.B 18.A 19.C 20.C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 中药学试题(第四章)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四气的确定是:

A.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 B.从疾病的性质中总结出来的

C.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

D.从季节的不同变化结出来的 E.都不是

答案:C

答案分析:四气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而言的,故答案应选C。

2. 寒凉药的作用是:

A.暖肝散结 B.温里散寒 C.清热解毒

D.补火助阳 E.回阳救逆

答案:C

答案分析: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故答案应选C。

3. 苦味药的作用是:

A.能和能缓 B.能燥能泄 C.能下能软

D.能收能涩 E.能行能散

答案:B

答案分析:苦味药的作用是“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故答案应选B。

4. 淡味药的作用是:

A.能和能缓 B.能下能软 C.能燥能泄

D.能收能涩 E.能渗能利

答案:E

答案分析:淡味药的作用是“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故答案应选E。

5. 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多具有:

A.辛味 B.甘味 C.酸味

D.苦味 E.咸味

答案:B

答案分析:甘味药的作用是“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故答案应选B。

6. 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A.酸味 B.咸味 C.辛味

D.苦味 E.淡味

答案:A

答案分析:酸味药“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答案应选A。

7. 辛味药临床一般治疗:

A.表证及气血阻滞证 B.呕吐呃逆 C.久泻久痢

D.瘰疬、瘿瘤、痰核 E.大便燥结

答案:A

答案分析:辛味药“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故答案应选A。

8. 涩味药多用于治疗:

A.胃热消渴 B.水肿、小便不利 C.胸胁苦满

D.恶心呕吐 E.虚汗、遗精滑精

答案:E

答案分析: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均具有收敛固涩之功,多用治虚汗、遗精、滑精、尿频等体虚不固,滑脱不禁之证,故答案应选E。

9. 芳香药多具有

A.辛味 B.甘味 C.苦味

D.酸味 E.淡味

答案:A

答案分析:芳香药有辟*防疫,解表散邪,悦脾开胃,化湿去浊,行气活血,通窍止痛,开窍醒神之功,多具有辛味,故答案应选A。

10. 具有沉降性质的性味是:

A.苦温 B.辛温 C.苦寒

D.甘寒 E.咸温

答案:C

答案分析:一般来讲,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多为沉降药,故答案应选C。

11. 具有升浮性质的性味是:

A.甘、辛、凉 B.辛、苦、热 C.辛、甘、温

D.淡、甘、寒 E.都不是

答案:C

答案分析:一般来讲,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故答案应选C。

12. 归经是指:

A.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B.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

C.药物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D.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E.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

答案:D

答案分析: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故答案应选D。

13. 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学说 B.脏腑经络理论 C.药性理论

D.药味理论 E.五行学说

答案:B

答案分析: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故答案应选B。

14. 确定归经学说的依据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腑经络理论

D.药性理论 E.所治病证

答案:E

答案分析: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故答案应选E。

15. 胁痛易怒、抽搐惊悸等证当选用

A.归心经的药物 B.归肝经的药物 C.归肺经的药物

D.归肾经的药物 E.归脾经的药物

答案:B

答案分析: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其经脉布于两胁,且肝主筋。若肝失疏泄,气机不通,可见两胁胀痛,烦躁易怒;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可见抽搐;肝血不足,心血亏损,则神不守舍,可见惊悸等证,一般选用归肝经的药物治疗,故答案为B。

16. 运用药物的归经理论还须考虑:

A.药物的用量 B.药物的用法 C.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D.药物的采集 E.药物的炮制

答案:C

答案分析:在运用归经理论指导临床应用时,还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学说结合起来考虑。如果只考虑性味、升降浮沉等性能,不注意药物的归经是不全面的,同样,如果只掌握归经,而忽略了性味、升降浮沉等性能,也是不够全面的,故答案应选C。

17. 中药的副作用是指:

A.配伍不当出现的反应 B.药不对证出现的不良反应

C.达不到常规用量不能控制病情 D.超过常规用量时出现的不适反应

E.在常规剂量时出现的与疗效无关的不适反应

答案: E

答案分析:中药的副作用是指在常规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故答案应选E。

18. 古代认为“毒性”的含义是:

A.药物的毒性 B.药物的偏性 C.药物的副作用

D.药物的疗效 E.药物的总称

答案:B

答案分析:古代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古人常常把毒药看做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而把药物的毒性看作是药物的偏性,故答案应选B。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发散、行气、行血 B.收敛固涩 C.软坚散结、泻下

D.补益、和中、缓急 E.渗湿利水

1. 甘味药的作用是:

2. 辛味药的作用是:

答案:1.D 2.A

答案分析: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故第1题答案应选D;辛味“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故第2题答案应选A。

A.四气 B.五味 C.归经

D.毒性 E.升降浮沉

3. 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是:

4. 反映药物作用趋势的是:

答案:3.C 4.E

答案分析: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说明了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故第3题答案应选C;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它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是相对而言的,故第4题答案应选E。

A.用附子、干姜治疗腹中冷痛、脉沉无力 B.用猪苓、茯苓治疗水肿、小便不利

C.用黄芩、板蓝根治疗发热口渴、咽痛 D.用山茱萸、五味子治疗虚汗、遗精

E.用麻黄、薄荷治疗表证

5. 属于“疗寒以热药”治疗原则的是:

6. 属于“疗热以寒药”治疗原则的是:

答案:5.A 6.C

答案分析:附子、干姜药性温热,可治疗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阴寒证,属于“疗寒以热药”的治疗原则,故第5题答案应选A;黄芩、板蓝根药性寒凉,可治疗发热口渴、咽痛等阳热证,属于“疗热以寒药”的治疗原则,故第6题答案应选C。

A.归心经 B.归肝经 C.归脾经

D.归肺经 E.归肾经

7. 朱砂能治疗心悸失眠,具有重镇安神之功,其归经为:

8. 杏仁能治疗胸闷喘咳,具有止咳平喘之功,其归经为:

答案:7.A 8.D

答案分析:归经的确定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症为依据。心主神明,心经病变多见心悸失眠,在此基础上,联系朱砂的功效,因朱砂能治疗心悸失眠,具有重镇安神之功,所以归心经,故第7题答案应选A;同理,肺主宣发,肺经病变多见胸闷喘咳,因杏仁能治疗胸闷喘咳,具有止咳平喘之功,所以归肺经,故第8题答案应选D。

(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两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只与B有关,则答案选择B。与A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如与A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

A.行气、行血 B.辟*、化湿、开窍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1. 辛味药的作用是:

2. 芳香药的作用是:

答案:1.A 2.C

答案分析:辛味药“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故第1题答案应选A;芳香药具有辟*防疫、解表散邪、悦脾开胃、化湿去浊、通窍止痛、行气活血、开窍醒神的作用,故第2题答案应选C。

A.苦味 B.咸味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3. 能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

4. 能软坚散结的药物多具有:

答案:3.A 4.B

答案分析:苦味药“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泻火存阴等作用,故第3题答案应选A;咸味药“能下、能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故第4题答案应选B。

A.酸、苦、咸 B.辛、甘、淡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5. 五味中属阳的是:

6. 五味中属阴的是:

答案:5.B 6.A

答案分析:五味中辛、甘、淡属阳,故第5题答案应选B;酸、苦、咸属阴,故第6题答案应选A。

A.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性反应 B.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7. 中药的毒性是指:

8. 中药的副作用是指:

答案:7.A 8.B

答案分析:中药的毒性一般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故第7题答案应选A;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中药的毒性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故第8题答案应选B。

(四)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 中药性能的基本内容包括:

A.四气 B.五味 C.升降浮沉

D.归经 E.毒性

答案:ABCDE

答案分析:中药性能的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故答案应选ABCDE。

2. 苦味药的作用是:

A.清泄火热 B.坚阴 C.通泄大便

D.泄降气逆 E.燥湿

答案:ABCDE

答案分析:苦“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故答案应选ABCDE。

3. 温热药的功效是:

A.清热解毒 B.凉血解毒 C.温里散寒

D.补火助阳 E.回阳救逆

答案:CDE

答案分析:一般来讲,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故答案应选CDE。

4. 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是:

A.四气 B.五味 C.药物质地

D.配伍 E.炮制

答案:ABCDE

答案分析: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故答案应选ABCDE。

5. 升浮药物的作用有:

A.升阳发表 B.消导积滞 C.温里散寒

D.涌吐 E.开窍

答案:ACDE

答案分析:一般升浮药物的作用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症、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而消导积滞为沉降药所具有的作用,故答案应选ACDE。

6. 沉降药物的作用有:

A.泻下 B.清热 C.重镇安神

D.收敛 E.止咳平喘

答案:ABCDE

答案分析:一般沉降药的作用有清热泄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泄、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故答案应选ABCDE。

7. 产生中药毒性的主要原因有:

A.剂量过大 B.误服伪品 C.炮制不当

D.制剂服法不当 E.配伍不当

答案:ABCDE

答案分析:产生中药毒性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剂量过大,二是误服伪品,三是炮制不当,四是制剂服法不当,五是配伍不当,此外还有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也是引起中毒的原因,故答案应选ABCDE。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课程!】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取证梦想助力!

版权声明

标签:

我们需要您来参与下,来添加一个评论吧(●'◡'●)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介绍

世普梯专注提供全国考试报名时间、最新考试政策解读及备考资料,涵盖公务员、教师资格、职业资格等考试资讯,同步分享职场工作总结模板与学习经验,助考生高效规划备考,一站式解决考试全周期需求。

搜索
同类文章
随机tag
友情链接